梁子祈|婚姻與家庭治療師 LMFT
線上心理諮商|伊利諾州・印第安納州・密西根州・威斯康辛州・奧勒岡州・麻薩諸塞州
你的故事與完整樣貌都值得被溫柔看見與接住
這裡,是你可以安心慢下來的空間
你可能總是努力把每件事做好,讓別人安心,也讓自己看起來沒事。
但這樣的你,其實已經很累了。
你或許常常擔心自己是不是不夠好,總覺得還需要再更努力、更完美;
或懷疑自己是不是太敏感、太懶惰、想太多…
又或者,早已麻痺、失去感覺,只是一直撐著、硬著頭皮走下去。
有時候,或許只是覺得哪裡卡卡的,卻又說不出是哪裡不對。
想開口,卻不知道該怎麼開始表達。
無論你現在的狀態如何,這裡都是一個
不用偽裝、不用急著改變的空間。
我知道,來談有時候不是不知道自己需要幫助,
而是就算知道可以說,心裡還是會有說不出口的壓力。
有時候會擔心自己說錯、說太多,或被誤解;怕一開口就會崩潰,或說了之後會後悔。
甚至可能會懷疑自己:我真的有那麼嚴重嗎?是不是太誇張了?
如果你有這些擔心——沒關係
在這裡,你不需要馬上打開所有故事,也不需要「說得很好」才能被理解。
這是一個可以慢慢來的地方。
你不是一個人,也不是「太敏感」
很多來談的個案也和你一樣,長期撐著,累了,卻還是不太敢放下。
他們常說自己太情緒化、太脆弱、抗壓性太低、動作太慢、太難搞 ——
但其實,那些都是努力過頭後的疲憊訊號。
或者生活總體而言都還不錯,總告訴自己應該要感恩、不要只是抱怨,卻還是沒辦法快樂起來。也許你會在這些經驗裡,看見一些自己的影子:
總覺得自己有太多情緒、太多想法,太需要被理解;
卻又同時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夠、不值得、沒資格被接住。習慣把自己的價值綁在表現與成就上。
不是得拿第一、做到最好,就是要累倒、生病了才覺得自己夠努力、終於可以休息。焦慮或恐慌越來越頻繁,越想冷靜卻越做不到;你可能也常責怪自己懶惰,不敢承認自己也需要休息。但事實是:你早已耗盡所有能量,已經不是不夠努力,而是撐太久了。
感覺和自己的身體、情緒,甚至「自己」越來越斷線。
家庭和文化中代代傳下來的期待與壓力,讓人喘不過氣。
渴望真正的歸屬感,卻總像是局外人,找不到屬於自己的位置。
無論你正在面對的是創傷、關係壓力、倦怠,
還是一種說不出來、卻又真實存在的卡住,
這裡都可以是你開始鬆一口氣的地方。很多來談者曾經被告訴:「要樂觀一點」「別太情緒化,要理性」「要靠自己撐過去」——這些訊息讓我們更不敢表達需要,也更懷疑自己的感受是否「合理」。但其實,願意感受與表達,不是脆弱,而是力量的展現。
在許多文化與家庭中,我們從小就內化了各種關於情緒的迷思,例如:
・總是理性才是成熟的表現?
・壓抑情緒才代表抗壓性高?
・情緒會讓人失控、讓人不舒服,所以最好少說?這些信念,往往不是我們的錯,而是過去為了生存、被接納或避免衝突而發展出的保護策略。
但這些策略,當它們不再適用時,也可能變成讓我們與自己斷線的原因。
心理諮商,正是一段重新看見、理解與轉化這些內化訊息的歷程。你不需要再壓抑、合理化或獨自承受,而是可以在安全的關係中,慢慢學習如何溫柔地靠近自己。
你不需要先整理好自己、也不需要證明什麼,才有資格來到這裡。
在療癒中,重新貼近自己
療癒,不是變成另一個人,
而是慢慢地,重新靠近自在、真實的自己。
你可以重新與自己的情緒連結,不再急著壓抑或改掉它們。
你可以學著相信自己的感受,而不是懷疑或否定它。
你可以不再勉強自己完美,而是慢慢地允許自己:
不需要被「修好」,也能完整地存在。
原本的你,就已經值得被愛、被理解、被接住。
你沒有哪裡壞掉。你不是失敗,也不是太敏感。
你只是——努力了很久、很久了。
在這段療癒旅程中,你可能會慢慢發現——
原來情緒與反應,都是有跡可循的訊號;
原來過去的經驗,真的深深影響了你對自己的看法與感受…
而你值得擁有溫柔的陪伴與支持,
一段不需要急著「好起來」的療癒旅程。
你開始理解自己的情緒與反應,其實都來自過去的經驗與創傷,
不再急著批判自己,也不再只覺得「一定是我哪裡有問題」。
你會開始看見自己原來已經承擔很多,也會能夠對自己多一點溫柔。
你不再那麼常陷入「我是不是太敏感」、「我是不是不夠好」的自我懷疑。
你學會更常停下來聆聽自己的身體與情緒,
開始明白什麼讓你安全、什麼讓你不安,
知道怎麼照顧自己,而不是只靠硬撐下去。
你開始能在關係中慢慢表達自己的感受與需要,
也不再那麼害怕被看見、不再那麼怕衝突或被拒絕。
你不需要總是當那個撐住一切的人,
因為你知道:你也可以被照顧,也值得被支持。
或許你會發現——
你開始期待未來,開始相信自己有力量面對困難,
開始感覺自己不只是「活著」,而是真的在慢慢走向你想要的生活。
而那一路走來的堅持、韌性與你為自己做出的每一個選擇,也都值得被看見與肯認。
我如何陪你走這段路
心理諮商不是一種評量,也不是要你符合某種標準才值得被理解。
你不需要完美,也不需要知道怎麼說才「說得對」。
我會陪你一起梳理那些卡住的情緒與內在衝突——
不強迫、不催促、不批判,也不只是聽你說說,
而是陪你溫柔地理解那個一直撐著的自己。
我的工作方式融合創傷知情、人際關係取向、身心整合與系統觀點,
並植根於去殖民、反壓迫與社會正義導向的療癒觀。
這也包含了神經多樣性友善與多元性別與關係樣貌的支持立場。
你的身分與經驗,不需要被合理化或符合某種標準,
而是值得被看見、珍視,並作為這段療癒旅程的重要部分。
我相信,真正的療癒來自於關係——
當你開始感受到安全、穩定與被接住,
你不再需要靠意志力硬撐著過日子,
而是可以慢慢鬆下來,重新連結自己、情緒、身體,與他人。
我會陪你一起看見:
你的情緒、反應、關係模式,其實都有它的來處。
這些經驗不該被批評,而是值得被理解與接住。
如果你準備好開始,我會在這裡陪你
無論你是卡住、迷惘,或只是想找一個安心的空間,這裡都歡迎你。當你準備好開始,我就在這裡等你。
我是梁子祈,來自台灣,現居美國伊利諾州 Schaumburg,是一位婚姻與家庭治療師(LMFT)。
目前我提供線上心理諮商,服務對象為居住在伊利諾州、印第安納州、密西根州、威斯康辛州、奧勒岡州與麻薩諸塞州的成人。
與我一起工作的來談者,常常身處多重身分與認同的交織之中——包括移民、移動者、有色人種與原住民族群(BIPOC)、LGBTQIA+、神經多樣性族群,也包括那些從小就學會壓抑情緒、總是努力做到最好的你。
我知道,有些故事不容易被說出口,甚至連自己也還在釐清。
我想創造一個空間,讓你不需要壓縮自己去符合期待,
也不需要用某種單一的語言去定義你的存在。
我們會一起探索:你的經驗是如何塑造現在的你,
而你又希望,在自己的步調中,走向什麼樣的生活與關係。
預約 15 分鐘免費電話諮詢
如果你居住在伊利諾州、印第安納州、威斯康辛州、密西根州、奧勒岡州或麻薩諸塞州,
正在尋找一位能夠看見你全貌、陪你走過療癒歷程的線上心理師——
我很願意與你連結。
你不需要一個人撐著,也不需要先「整理好自己」才來尋求支持。
歡迎預約一段 15 分鐘的免費電話諮詢,
我會聽聽你的需求與期待,也讓你了解我的工作方式,看看我們是否適合一起工作。
常見問題
-
每段歷程都不一樣,但很多人說,這像是一個不用裝沒事、可以安心吐氣的地方。
你不需要事先準備什麼,也不需要一開始就知道要說什麼。我們可以從你現在最在意的感受談起,也可以慢慢探索背後的經驗與內在需求。
我有時會引導你做一些身體覺察的練習(像是掃描身體緊繃的部位),簡單的創作活動,或說明一些神經系統與情緒運作的知識——像是「為什麼身體停不下來」、「為什麼情緒一下子湧現又瞬間關閉」。
這不是要評斷你哪裡做錯了,而是幫助你重新理解:這些反應,其實都是你的身體曾經努力保護你的方式。
每一步都會尊重你的節奏與邊界。貼近自己的情緒,是一件不容易、也很勇敢的事。你不需要急,我會陪你慢慢來。
-
這些擔心很常見,也很可以理解。很多人在第一次來談時也會說:「我不知道要從哪開始講」,或是「我怕自己講不好」。
你不需要先整理好一切,也不需要「說得很清楚」才能開始。我們可以一起慢慢找出語言、慢慢練習。
這裡沒有對錯,也不會被批評。
-
不會。你不需要說服誰你的感受是真的,也不需要讓它們符合別人的期待才算「合理」。
如果你過去常常被要求壓抑、否定或快快整理好自己,那麼能夠開始貼近自己的感受,本身就是一種修復。
你可以累,可以哭,也可以沉默。這是一個讓你慢慢練習相信自己感受的空間。
貼近自己的情緒,不是因為你「太脆弱」,而是你正在學習更誠實地面對自己、照顧自己。
-
不需要。
你不需要重述每一段痛苦的經歷,才能被理解或開始療癒。在創傷知情的諮商中,你始終擁有選擇權——你可以說「我還沒準備好」,我們會尊重你的界線與步調。
療癒不只是談話,也不是「說越多才有用」。我們可以從身體的訊號、情緒的節奏、生活的片段經驗開始工作,用你覺得安全、合適的方式進行。
重點從來不是說出多少細節,而是你是否感覺安全、被理解,並能在這裡重新連結自己。
-
不需要。你不需要等到「撐不下去」或「夠嚴重」才有資格尋求支持。
很多人是在還能撐、但已經很累的時候來談。也有人是因為想更認識自己、改善關係,或在重要人生轉變中尋找穩定的支持。
你不需要證明「問題夠大」才能來。哪怕只是說不出原因的卡住,或只是想找一個安全的空間停下來喘口氣,都很值得被陪伴。
-
不會,這不會是麻煩。
情緒的浮現是很自然的部分。你可以哭、可以停下來、可以不知道怎麼說。這些都沒關係。
如果你感到害怕或不確定,我們可以一起找出讓你覺得安全、可以慢慢說的方法。你不需要一次講完,也不需要撐著。
你的步調會被尊重,你的界線會被珍惜。我不會催你,也不會覺得你太多或太慢——這本來就是一段需要溫柔陪伴的旅程。